#朝著好的方向慢慢改變了自己,是一種「虛偽」還是「成熟」?
最近,有機會和老朋友深聊了一下我近日的困境——我對於在社會中做人處事必須時常要表現得「表裡不一」,感到迷惘。
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過覺得「自己很虛偽」的階段?明明不悅,卻表面微笑;明明很生氣,卻裝不在意——有時候這樣的言不由衷,到底是社會逼出來的、還是我們自找的?
我的本質是憤怒,過去的我非常好勝且好辯,講話非常直接而且侵略性很強,常常讓人感到很有壓力。
出社會的這幾年來,我調整了很多。
因為在各種挫折和錯誤中我了解到:為人處事像個孩子一樣,會搞砸很多事情。
例如,
野心大過於自身能力、說得多做得少、而且不聽他人建議——驕傲,會讓人失去成長的契機。
按耐不了自己的情緒,想說什麼就說、想做什麼就做——常常只想到自己,容易樹立更多潛在敵人。
青澀的我,上面的錯我全部都犯過、而且還不少。小至惹毛別人被全面封鎖、大至丟掉一個可以長期合作案子的機會。
漸漸我從錯誤中學習,慢慢變成一個身段柔軟的人。
在社會的洗禮下,
我變得「很懂」要怎麼處理事情、「很懂」要怎麼與人溝通、「很懂」要怎麼偽裝自己。
但是不代表我沒有情緒。
好幾次被冒犯、被挑戰,我都選擇把自己的怒火壓下來——內心是森林大火、想著這筆帳我記著了,以後我一定要弄回去,讓你知道我不是好惹的——外在卻談笑風生。
我漸漸覺得內心戲那麼多的自己,實在很很「虛偽」,然後思考我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累。
當初我想變得成熟,是因為我想讓 #我們都有病 這個病友社群能夠走得更遠,成為一個視野更遠、格局夠大的組織。
變得更「成熟」、並且學習「放下自我」,是非常必要學習的事情——因為我想讓未來與我合作的夥伴或潛在投資人,可以很放心的相信我。
但,怎麼搞到連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?
我那天問我朋友,
「欸,我這樣子你會不會覺得我心機很重啊?」
「感覺很像是為了達成目的、不擇手段不惜戴上各種面具的感覺,我覺得自己這樣心機很重而且很虛偽。」
「我無法真心喜歡這樣的自己。」
我朋友想了一下,
然後緩緩的告訴我:
「如果是立意良善,沒有要加害別人的前提下、我覺得這是一種做人的體貼,而不是虛偽。」
「操弄多過於做事,才是心機;
做事多過於操弄,叫做策略。」
「所以,
妳是事情做得比較多的?還是操弄比較多的呢?妳心裡應該有底吧?」
聽完後,我有點想哭。
是最近頭一遭有被人深深地理解的感覺。
大家都是人,都有情緒。
我想,在社會行走,
都難免為了要「專業」,而隱藏了自己真實的樣子——我們學習戴上不同的面具和帽子,去因應各種狀況。
我想真正的成熟,
是可以順暢的切換這些面具和帽子,扮演好各種不同的角色——而且記得自己是誰、知道自己要做什麼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。
謝謝我的老朋友,
將我從混亂的思緒狀態所解放。
我朋友說,
「妳要慶幸,妳還年輕還有本錢犯錯。我已經這把年紀了,是不太能犯太大的錯誤的。」
我聽完後,
也覺得很慶幸——我的家庭在我求學階段不允許我犯錯,少一分就要打一下;但出社會後,我除了擁有犯錯的權利外,還有薪水可以拿,何其幸福。
希望我們除了可以從錯誤中學習外,還擁有允許我們犯錯的環境和夥伴。
然後變得越來越成熟。
Photo by 念念
#死裡重生有病音樂會